一、日常操作規范與基礎維護 班前檢查(每次開機前) 真空系統:檢查真空泵油位(需在油鏡 1/2-2/3 處),油質需清澈無乳化(若呈乳白色說明混入水分,需立即更換);打開真空泵進氣閥,聽運轉聲音是否均勻,無異常雜音。 制冷系統:觀察壓力表(低壓 0.1-0.5MPa,高壓 1.0-1.8MPa),確認制冷劑無泄漏;檢查冷凝風機濾網是否堵塞,可用壓縮空氣吹掃灰塵。 物料接觸部件:用 75% 食品級酒精擦拭凍干倉內壁、托盤及隔板,去除殘留食材(尤其肉類碎屑易滋生細菌),避免交叉污染。 班后清潔(每次停機后) 凍干結束后,待倉內溫度回升至室溫、壓力恢復常壓,再打開倉門(防止溫差過大導致部件結露)。 用軟布蘸取中性清潔劑(如食品級小蘇打溶液)清潔不銹鋼表面,禁用鋼絲球等硬物(避免劃傷形成腐蝕點);托盤可拆卸后用 85℃熱水浸泡 30 分鐘,去除油脂殘留。 關閉總電源前,依次關閉加熱、制冷、真空泵開關,確保設備處于空載狀態,避免下次啟動時負載過大。 二、定期深度保養(按周期執行) 檢查真空管路連接處(如硅膠密封圈),若發現老化裂紋需及時更換(建議備用食品級氟橡膠密封圈,耐溫范圍 - 20℃~200℃)。 清理冷阱內壁霜層:若結霜過厚(>5mm),手動啟動除霜功能(或停機自然化霜),并用干布擦干,防止融水滲入真空泵。 真空泵保養:排放泵內舊油(需在熱機狀態下,雜質更易排出),加入新的真空泵專用油(如 N68 號擴散泵油),油量以油鏡中線為準;更換油過濾器濾芯,防止雜質進入泵體。 三、關鍵部件專項維護 真空系統 若真空度下降(>20Pa),依次排查:①密封圈是否安裝到位;②真空泵油是否變質;③管道是否堵塞。 長期停機(>1 周)需關閉真空泵進氣閥,防止空氣進入導致油氧化,每月開機運行 30 分鐘保持泵體潤滑。 制冷系統 冷凝器需每 2 周清洗一次:拆下水冷式冷凝器的進出水管,用檸檬酸溶液(5% 濃度)循環沖洗 30 分鐘,去除水垢;風冷式需清理散熱片間的柳絮、灰塵。 避免頻繁啟停制冷機組(間隔需>10 分鐘),防止壓縮機液擊損壞。 四、故障預防與應急處理 加熱板不升溫:加熱管燒毀 / 溫控器故障 解決方法:用萬用表檢測加熱管電阻,更換損壞部件 冷阱溫度不達標:制冷劑泄漏 / 膨脹閥故障 解決方法:補加制冷劑后重新抽真空,校準膨脹閥開度 真空泵噪音過大 :軸承磨損 / 油位過低 解決方法:更換軸承或補充真空泵油 五、合規性與安全注意事項 清潔用品必須符合 GB 14930.1-2015《食品工具、設備用洗滌劑衛生標準》,禁止使用含氯消毒劑(會腐蝕不銹鋼)。 通過系統化維護,可使凍干機的故障停機率降低 60% 以上,設備壽命延長至 8-10 年(遠超未保養設備的 5 年平均壽命),同時保障寵物食品的凍干效率與衛生安全。